“民生实事从不是宏大的叙事,它是志愿者蹲下来时,与孩子指尖相触的那团毛线温度。” 近日,武汉晴川学院“晴梦星河”志愿服务团来到武汉儿童福利院龙泉分院开展了“毛线小刺猬”手工制作活动。
“刺猬有个‘胖肚子’,把毛线绕纸板50圈,圈数多一点,刺猬才会圆滚有型,然后在中间系紧,两边剪开,一个蓬松的‘毛线球’便脱颖而出。”孩子们总偷偷多绕几圈,说要给刺猬 “吃饱饱”。在捏“小脑袋”时,有个孩子嫌自己的刺猬脑袋太圆,急得用小手指戳出个 “三角尖”,逗得大家直笑。“小短腿”则需要把剪好的 4 根毛线对折,用胶水小心粘在身体下方。有个男孩为了让刺猬 “站得稳”,特意在腿上多涂了点胶水,结果粘住了自己的袖口,最后举着粘在衣服上的刺猬跑来问:“它是不是想抱抱我?”
为了制作刺猬身上的“尖刺”,胆大的孩子直接抓起彩虹毛线往背上 “插”,说要做 “森林里最靓的刺头”;文静的小姑娘则一点点修剪出圆圆的弧度,说这是 “温柔的刺猬姐姐”。贴上眼睛,系上蝴蝶结,甚至有孩子找老师要了亮片,给刺猬 “穿” 了件 “星星披风”。
“一针一线缠绕的不仅是毛线,更是被看见的渴望”。当剪刀利落剪断犹豫,当胶棒粘合翘起的孤独,那些曾被命运褶皱的掌心,在此刻亲手抚平了自己的毛边。“要把刺粘得歪一点才可爱!”孩子举起作品宣告,如同演练与世界和解的仪式。
镜头记录的岂止笑容?那抿紧的唇在刺猬眼睛粘牢时突然绽放的弧度,那沾满毛絮却高举如胜利旗帜的手,都在福利院的时光档案里刻下印记。
此刻满屋的刺猬正在呼吸:它们替主人竖起柔软的刺,宣告着某种温柔的占领。原来最深沉的民生工程,不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骄傲地捧着自己的宇宙,对世界说:“请看,这是我的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