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与榜样对话 为梦想启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科竞赛分享会点亮学子创新之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01

为扫清学子备赛迷茫,点燃创新实践热情,2025924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教1-107教室成功举办与榜样对话 为梦想启航学科竞赛分享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芳、辅导员余甜甜、刘胜韬与电气专业2024级学生共同与会,聆听五位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屡获殊荣的学生榜样分享其参赛心得与成长历程。

IMG_20250924_142329

吴星月:以图纸为语言,用建模构筑工程基石

机械2301班吴星月以高教杯成图大赛为例,将其生动比喻为工程界的普通话考试。她凭借荣获国家级团体三等奖的实战经验,深入剖析了“机械赛道”“轻量化设计”“增材制造等不同赛道的技术核心,强调成图能力是工程师的通用语言,鼓励同学们夯实基础,逐步提升三维建模与创新构型能力,将课堂理论转化为精准的设计表达。她认为“图纸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思维训练的载体”。

QQ图片20250926211027(7)

刘旭东:以创新为引擎,在实践中驱动成长

机械2303班刘旭东,作为经验丰富的竞赛达人,系统梳理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演进脉络。他通过屋顶除雪装置”“仿生蝴蝶等获奖案例,生动诠释了机电结合、实物参赛的理念,并强调了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含时间规划与资源调配)在从校赛走向国赛征程中的关键作用。他鼓励同学们以赛促学,在实践中构建系统化工程思维

IMG_256

吕诗婷:迎挑战淬炼真知,新能源赛道显锋芒

机械2403班吕诗婷分享了在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新能源车赛道中的淬炼历程。她表示,竞赛是对《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知识的深度应用与验证,更是对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的双重考验。面对“机械转向”“无传感控制”等技术难关,她与团队通过反复调试与迭代,不仅优化了机械结构,更锤炼了临场心态与协作精神。

IMG_20250924_150951

王宇畅:数字赋能智造,从零到一的突破

机械2401班王宇畅,聚焦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分享了其在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赛道中从零起步、最终荣获华中赛区三等奖的黑马之路。他详细介绍了从SolidWorks建模、TIA Portal编程到SIMIT仿真的软件速成路径,并提出跟做复现默写三遍循环的高效学习方法。他强调,“数字孪生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系统思维的体现”,鼓励同学们注重功能开发与仿真验证的闭环训练,提升综合技术集成能力。作为刚从“新生”转化为“学长”角色的他,俨然已经有了“赛场老兵”的气场,这也激励了台下班级同班学生树立自信,勇于挑战。

QQ图片20250926210936(11)

段競航:代码编织未来,蓝桥杯助力扬帆

机电机器人2401班段競航,围绕蓝桥杯电子类赛道,系统梳理了备赛路径。作为发明创新协会骨干,他分享了平衡学业与竞赛的秘诀,提出模块化训练+真题实战的备赛模式,并特别强调了代码调试与技术文档撰写能力的重要性。同样作为刚刚步入大二的学长,一年的时间他实现了自我的成功蜕变与成长。

 

QQ图片20250926211027(2)

 

互动环节:巧思提问,破冰引路

分享会特设的互动环节匠心独运。五位分享人分别抛出直击要害的问题:吕诗婷引导大家直面内心顾虑;王宇畅为同学们厘清了必备的技术技能清单;吴星月启发大家展望竞赛带来的长远价值;刘旭东则推动电气专业同学思考能力构建。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有效引导同学们完成从心动行动的转变。

Image_1758704156720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芳在总结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她指出: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希望同学们以榜样为镜,勇于尝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核能力。

QQ图片20250926211027

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一堂详实的备赛指南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长励志教育。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搭建传帮带式科创交流平台,助力学子在竞赛中锤炼真本领,于实践中追逐青春梦想,让科创之火在晴川校园蓬勃燃烧!

Image_1758704152598